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同学们深刻领悟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的重大嘱托和希望,让同学们在服务群众、投身社会实践和思考社会发展中加深对于如何实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引领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本领才干、锤炼思想品格、树立爱国主义信仰,将蓬勃的青春力量注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去。我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和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开展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的家乡实践工作,在其中领悟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的发展建设注入一份自己的力量,并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学子奋发进取的美好时代风采和踏实奉献、不惧困难的精神风貌。
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在历史的长河中,红军长征的壮丽篇章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2月11日,由香港六和免费资料马克思主义学院蓝文思老师带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路嘉莉、李裕玲、金停安同学组成长征红军文艺宣传调研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云南的土地,追寻红军的足迹,搜集和挖掘红军文艺宣传史料,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红军桥与贺龙桥:历史的桥梁
2月12日,团队到达第一站——金沙江沿岸,参观了附近的红军桥和贺龙桥。这两座桥不仅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通道,更是红军与当地群众深厚情谊的象征。站在桥上,团队成员们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与当地群众携手并肩、共渡难关的感人场景。这两座桥,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军精神的传承。
离开红军桥和贺龙桥,团队来到了得荣县红军长征博物馆。团队成员仔细观摩,认真记录。
2月13日,团队成员踏上了前往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的旅程。这座博物馆位于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红色的海洋,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都在向队员们讲述着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
赵嘉林——独克宗甸寨卡红色民居文化陈列馆:历史的回响
2月14日,团队来到了赵嘉林的独克宗甸寨卡红色民居文化陈列馆。赵嘉林先生,一位对红色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收藏家,用他的热情与坚持,在古城内,将这座民居打造成了一个红色文化的展示窗口。
迪庆藏族自治州社科联和州委党委研究室:历史的再现
2月15日,团队来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社科联和州委党委研究室,与当地的社科联负责人取初主席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红军文艺宣传史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传承。取初主席表示,将继续支持相关研究工作,互相沟通交流合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贡献力量。
2月17日,团队来到了最后一站——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位于丽江古城的一隅,与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一段不朽的红色传奇。纪念馆内,红军长征途中的珍贵文物和图片琳琅满目,生动地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此次云南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调研,不仅搜集到了大量珍贵的红军文艺宣传史料,更深刻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这些史料和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